为有源头活水来
—《茶艺》课程线上教学典型案例
本学期期初接受专家建议,将原课程中实操部分的第三章第一节(茶艺礼仪)、第四章第一节(茶艺用水)设置为教学计划的第一周、第二周内容,故线上课程(第三周计划)为第一章第一节(茶的起源)。
如何让学生理解茶作为中华民族百姓生活的必需品,历千载而不衰,这就要求教师在课程设计中引导学生寻根溯源,回到中华文明的源头,理解中国是茶的原产地、茶文化的发祥地。
一、课前准备
茶艺课程为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必修课,使用辽宁省“十四五”教材《茶艺》(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,2021年8月,第一版),应用超星课堂直播,辅助学习通APP,完成混合式教学任务。
本门课程精品课资源是我院示范校建设成果之一,2018年被超星尔雅慕课平台推荐为示范教学包,已经历八次开课,浏览量160万人次,共计选课4500人。
为应对线上课程的需要,教师提前准备好课程讲稿,在学习通上制定课堂活动任务,保证定时发放,充实理论题库,方便学生作答。
二、线上教学整体设计
1.教材解读:本章节关键词为:神话,战争。设置了5个翻转课堂问题,分别从茶的外观、起源、称谓、传播、产区解析了本节课需要掌握的知识点,辅以4个慕课视频,可以满足线上教学基本需要。
2.学情分析:学生目前在校寝室内封闭学习,作息不够规律,学习自觉性不强,而且20级学生处于在校最后阶段,思想波动大。如何调动他们课堂参与度,提升学习积极性,是教师首要考虑的问题。线上教学手段多样,教师需要避免学生不能长线记忆的尴尬,让学习时间碎片化,合理地利用了课堂内外的时间。
3.教学目标:本节课的知识目标是理解并掌握茶起源于中国的相关知识;能力目标是掌握茶艺基础知识,具备茶艺服务基本素质;情感目标是感受中华茶文化的艺术魅力;思政目标是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心。重点是茶的称谓演变历史,难点是茶的起源。
4.评价方式:本节课课堂考核:预习10%,出勤10%,复习提问10%,课堂活动30%,课后小结20%,课后作业20%。
三、线上教学实施过程
(1)预习—发布翻转课堂问题:通过学习通主题讨论功能,提前发布课前翻转课堂问题,并指导学生利用慕课完成预习。
(2)点名—作业签到
利用学习通签到拍照功能,让同学们将纸质版作业举起自拍,要求作业本不完全遮挡脸部,以用来检查课堂仪容仪表。
(3)复习提问—发布测试题
利用课程资源库中的题库,发布上节课的相关知识点测试题,要求全员限时参与,并由学习通自动评判记录分数。教师针对部分错题,现场讲解,以巩固学生的记忆。
(4)导入课程—课前讨论
通过学习通抢答功能,抽取两个同学讲述一个中国神话故事,分组讨论从这些神话故事中,能领悟到哪些文化精神(此环节使用直播开麦)。在此环节,点出本节课关键词。
(5)讲授课程—直播在线
直播环节教案展示
直播环节PPT展示
(6)课后小结—分组讨论
通过学习通分组功能,提出问卷,收集课上两个思考讨论环节的答案,提升课堂参与度,辅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。
(7)布置作业—发布课后作业
利用学习通作业功能,发布作业,完成巩固环节。
四、教学效果
通过80分钟的学习,学生们能够完成教学目标,课堂参与度较好,达到预期教学效果。教师通过预习环节,让学生们通过翻转课堂达到了自主学习的效果,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过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,克服课堂教学中那种死板的缺乏生气的单向度的教学过程,解除学生的精神压力和紧张氛围,创建多向度的立体交往形式,为学生的更优发展提供优良的教学环境。在课程小结环节时利用软件分组讨论的技术手段,可以拉近不同寝室学生的距离,培养了团队合作能力,通过生生间讨论、交流、互动与对话,互相启发、互相补充、互相修正,深入问题,提高创新思维与质疑能力,最终领会茶的起源,落实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。
五、课程反思改进
线上课程手段多种多样,比照传统课堂增添了不少活力,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激发学习兴趣。例如在课程导入环节,随机抽取学生抢答讲述神话故事时,透过电子设备,学生们在聆听同学的声音时感觉更生动更新奇,避免了线下课堂时的羞涩。
本节课与教师预想尚有差距,例如直播讲述环节缺少更多更有趣的互动形式,难以全面把控课堂环境,不能真正掌握学生听课情况,并加以管理。在知识的讲解上也存在一定问题,例如学生们对于中国历史朝代中几次战争并不了解,就难以体会战争是如何推动茶的传播。需要教师深挖基础知识点,使用更易理解的语言。
本门课程是一门实践课程,所以理论环节作业量不足,针对目前线上教学的模式,教师应该进一步考虑增加作业题的难度,让学生多思考,多查阅资料,注重学生优秀思维品质的培养,变被动为主动,变学会为会学。